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与昭行>第19章 百味4

第19章 百味4(第1页)

小乞丐就这么在周家住了下来。

赵茹不忍如旁人一般唤他小瘸子,便做主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家宝。

家宝很喜欢这个名字。

往后日子里,家宝挥了他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干又吃苦。

所有他能做的活计一应包揽了下来。洗衣买菜,劈柴洒扫,赵茹喜欢吃鲜嫩的青菜,家宝便在前院凿了个小菜谱,种上青菜。

周民也不再每日去熟食铺子里买吃食,晚上回家便能有热腾腾的晚饭。有一次他只在饭桌上提了一句有时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家宝便记在了心里。

隔日周民刚抓了一个犯人,待押入地牢里。心道又衙门里的饭堂肯定又关了,正准备出去买个饼子垫上两口,便听同僚说门口有人找。出去一看,家宝提着个食盒站在门口等着他。带他过去,便将食盒塞给他,说家里的炉子上还煨着给赵姨的药,拐着瘸腿疾步往家走。

周民打开食盒,里面整齐的摆着一荤一素,还有几张面饼,暖暖的冒着热气。

时间久了,同僚便认识了这个每日给周民送饭的孩子,经常打趣周民说你儿子又给你送饭来了。周民只笑不语。

这日隔壁的张婶来串门,正和赵茹闲聊着。便见家宝从厨房里端来一盘热乎乎的桂花糕。在赵茹的热情招待下尝了尝,赞不绝口。只说一点都不比外面的手艺差,若是支了铺子卖,定是红火。

一听能赚钱,家宝眼睛便亮了起来。这段时日在周家白吃白喝,十分不好意思,又听着周民的话,不能让赵茹一人在家中,伤势好了也不能去码头赚钱,让他很是焦急。

晚上,小乞丐唯唯诺诺的提起自己想要支铺子卖糕的想法,本以为会被拒绝,却没想赵茹却是一脸惊喜的赞成,还兴奋的问着需要准备些什么,周民也是支持。

周家的宅子门口,便支上了一个小小的桌板,周民写了牌子,赵茹缝了遮盖糕点的帘布,就这么卖起了桂花糕。

张婶是个热心肠,平日里串门将家宝的手艺夸了个实成,是以摆摊第一日,便引来了好些人。大多都是邻居来捧场,众人尝了桂花糕皆道声好,不消多时,家宝准备的糕便见了底,只承诺明日定要多做些,大家这才散去。

家宝原是忐忑的,若是做了糕无人问津,岂不是浪费了钱去。却没想生意这么好,午时收了摊,赵茹将白日里挣的银钱拿给家宝,家宝摇头不收,说这是抵债的。往日里对赵茹言听计从,却在银钱一事上油盐不进,怎么都不肯要。

晚上周民回来知道了,便劝妻子无需执着这些,只当是给家宝存着,权当是帮家宝攒些家底,等家宝大了再给他便是,赵茹这才心安。

家宝的桂花糕在众位热心邻居的渲染里,打出了名声。只道城中有家桂花糕,隐于街巷,口味极佳。许多人便闻名而来,家宝做的桂花糕总是供不应求。

赵茹看着家宝忙碌的样子,一阵欣慰涌上心头。初来时这孩子唯唯诺诺了些,用饭都不敢夹菜,如今也是能独挡一面的大孩子了。平日里都是她坐在摊子旁边,给家宝收账,其他的家宝都不让她做,甚至怕中午日头大,用油布给她做了个遮阳的篷子,一旁的台子上还放了温热的茶水,只把她当小孩子看。

渐渐的,摊子上便有了桂花糕,酒酿糕,定胜糕等各种各样的糕点。附着于家宝身上的百味也越来越强壮,被那些不怀好意的同族欺近时,也有了反击自保的能力。

百味越强,那附着之人的手艺便能越高。

家宝的生意越来越好,来寻访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日衙门里的领头找上周民,说是家中妻儿很喜欢家宝做的糕,总是排不上队,看周民能不能走走后门,买上一些。

挣来得的银钱家宝一分不要,只取了隔日买做糕的米面钱,便不肯再拿。赵茹见着日益丰益的荷包,只能多给家宝做两件衣服。家宝每次得了新衣服,都要欢喜好久,又小心翼翼的收起来,舍不得穿。

这天家宝的糕已经卖完了,正收拾着桌面。一旁的赵茹和张婶聊着天,家宝很会做事,总会多给张婶留上一份,是以张婶每次见到他都笑的合不拢嘴,闲时还能过来帮把手,陪赵茹说说话。

确定巷头一声老妪的悲戚之声,原本笑容满面的赵茹顿时白了脸色。

“我那苦命的孙儿啊,你看看你这狼心狗肺的爹娘,你都没了三年,都没见找上一找,如今却收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瘸子,老天无眼呐。”一个衣着精致的妇人在一男一女的搀扶下,一面大声号啕,一边精准的找到家宝的摊子,见了赵茹,更是哭嚎“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儿子娶了媳妇便丢了娘啊,眼下孙子都弄丢了,这妇人却活的有滋有味,我那可怜的孙儿啊,眼下都不知在哪里。”

家宝被这一番弄的不明所以,只见那老妪竟要扑上来撕扯赵茹,连忙以身相挡,老妪见状,直接往地上一坐,只说杀人了,没王法了,哪里来的野种都能欺负她老太婆了。

一边帮忙护着赵茹的张婶却是知道内情的,周民夫妻二人是两年前搬过来的。只初来时见过赵茹一面,虚弱不堪不说,面上皆无生气。后来周民在带了些礼拜访了张婶,拜托她偶尔照看一眼家中病妻。张婶便时不时的去他家看上一眼,却没想真让她遇到了赵茹寻了短见,后来才知道,夫妻二人原本有个一岁的儿子,赵茹出去卖绣活,便将儿子留在家中由婆婆照看,这天婆婆只顾着出去玩花牌,忘了将门落锁,等赵茹回来,孩子早已无影无踪,遍寻无果。家里的婆婆撒泼打滚,只说自己不知,还怨赵茹丢了孩子栽赃与她,周民还有个弟弟,平日里不学无术,也站在婆婆那边指责赵茹。

赵茹不堪其辱,在家便寻了短见,被不放心回家的周民碰了个正着。后来,周民便分了家,净身出户,将祖宅房产一应留着了母亲和弟弟,自己则带着妻子出来落居,又千辛万苦在衙门里谋了差事,方便平日里打探孩子的下落。赵茹原本存了死志,后来张婶受周民委托常去劝说,只说若有一日孩子找回来了,没了娘可如何是好,这才不再寻短见。只忧思过度,终是伤了根本,每日靠着苦药吊着。如今有了家宝,人才逐渐开朗了些。

眼前的老夫穿戴皆是精致,连身边装模作样哭嚎的一男一女竟是富贵打扮,张婶恨恨的唾了一声“周民每日都在衙门打听走失的孩子,周家娘子更是汤药续命,去年好悬大夫都请不起了。你只头上这一只钗便能抵她一个月的药钱,好生不要脸。”

老妪被嗤的一堵,心虚的遮了着头上的金银钗环,只坐在地上哭嚎。不消多事,便围满了一群人。赵茹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下,僵直了脊背不语。

周民闻讯赶了回来,见家宝身后的赵茹不住的颤抖着身子,自己那不成器的二弟眼见着就要对家宝挥起了拳头,急急的走了过来,将二人挡住身后。

周成见了自家大哥,明显了瑟缩了一下,自是不敢硬刚,只退到了母亲身后。

周母还想哭嚎,周民沉声道“当初分家之时,你说我只要放弃所有家产净身出户,便不再过问我们夫妻二人生死。”言下之意,便是周母无礼。

周母哪管这些,只道不孝子,家门不幸云云。附近都是周民夫妻的邻居,平日里都有往来,夫妻二人待人有礼谦虚,若谁家有个小事,周民皆会帮忙,这些时日家宝摆摊,邻居都少收了好些银钱,糕点的份量都是足足的,再看闹事三个都是富贵打扮,周民一脸刻薄,批判之声立刻将三人包围。

书友推荐:苏霞老王八零之短命大佬的美人老婆执掌风云我有一剑正义的使命给卫莱的一封情书娇软知青下乡后,糙汉子眼直了反派:女主不听话有啥子办法?闪开,我要开始说话了!(无限)相敬如宾第六年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晋末长剑神婿叶凡故棠照雪来难宣于口月嫂的秘密生活再无今夏芭蕾鞋捻桃汁四合院中的路人
书友收藏: